阅读历史 |

第七百章 你疯了(2 / 3)

加入书签

光了家业穷得卖家里的各种护宅神兽,就算她长眠了也定会被气得爬出来打死不肖子孙。

“我知道啦姐姐,我就是比较一下,有对比才知道价值大小。”乐善点小脑袋,姐姐千叮万嘱的教过他说过家里的神兽和看门的神兽雕像都是护宅兽,哪怕穷得吃土也不能变卖。

乐韵趁着手里刚好有块翡翠原石,就地取材的用于教材,给弟弟讲解什么是硬玉和软玉,顺便讲解玉被人类发现、并使用的发展历史。

讲了一堂有关玉的知识课,让弟弟自己整理讲课内容和笔记,她去忙自己的事,那块当了教材的翡翠原石当摆件放在九德堂的博古架子作展示品。

姐姐突发其然顺手掂来的讲课,乐善没做准备,上课没有做记录笔记,姐姐讲完了课,他凭自己的记忆力整理要点。

乐同学先给用过的医用针消毒,整理了药箱,也整理出一些瓶瓶罐罐分别装匣子里放在卧室各处。

又找出很多药材,按剂量的打包。

还搬了两只泥灶和大锅、泡澡桶放在熏衣室,还找出了两套黑陶制的饭罐放厨房里备用。

忙完了细碎琐事,拿出朱砂和一块墨锭研磨,都是干磨,研成了细细的粉末,分别添加了几亲药粉末,拌匀。

该将准备的事都忙完,给弟弟做爱心晚餐,饭后陪弟弟复习功课,写作业,到睡觉时间监督弟弟练完功,带着睡。

待弟弟睡着了,待过了晚十二点进入了凌晨,乐韵点了弟弟的睡穴,起床,先去厨房生了火灶,将以前焖到八分熟的整驼兽、牛、羊放在石锅焖着,再去沐浴。

洗了一个兰花汤浴,用真气蒸干头发,梳成高尾尾,换了一套吉服,回到琅嬛殿正堂,在轩辕镜下摆放桌椅,取了作画用的卷轴、纸、笔、朱砂粉、墨粉和研墨用的碗。

备好了文房用品,再去卧房,以夜明珠照明,拉开衣襟,取玉制针刺在胸口四周,再将一支中间中空的续命针刺在心头位置。

中空的续命针刺下去之后,不出片刻,殷红的血缓缓涌进针管。

乐韵拿出一只竹子竹制的玉碗收集血,血从续命针管里渗出孔口,细细的,像是一条细丝线。

血,比最好的朱砂还红。

细细的血线落在玉碗里,虽然细,却绵绵不断,玉碗里的血液由少积多,足足约一个钟才积攒到半碗。

放了半碗血,乐韵原本白里透红的脸变得苍白,粉嫩的双唇也失去了红润感。

她自己看不到自己的样子,收集到了足量的血,戳穴道止血,再拔掉续命针,将针孔里的血也弹出来滴在碗里。

最后拔掉几支金针,给伤口敷药,再贴上竹膜。

自己给自己上了药,整理仪表,捧着玉碗回到琅嬛殿,坐在轩辕镜下的桌前,铺开染了兰香的雪笺,取支羊毫笔醮鲜血为默,书写祭文。

写好了两页祭文,同样以血为印泥,加盖印章,再放置案头晾着,以血研朱砂和墨。

仅调研朱砂和墨就花了半个钟,调和好的朱砂红得刺目,而墨粉添加了鲜血调和后乌黑如纯漆,更加的细腻柔润。

墨居,万事俱备。

乐韵将一卷绢织的卷轴铺开,抚平,取了一支最小号的羊毫,醮朱砂汁在绢面画符箓。

一个个细如蝇头的符箓合成一个“华”字,随之又出现一个“夏”字,以朱砂画成的符箓组成的华夏两字,长宽九寸九分九,字端正大气,有龙飞凤凰之势。

乐韵执着羊毫笔,默默书写,约一个钟之后,无数个符字组成的华字和夏字合成了一个巨大的“国”字。

当组成国字的最后一个符字完成,原本繁星点点的夜空中忽然风起云涌,层层乌云积聚成堆,遮住了星辰。

原本月明星亮的夜空,瞬间乌云密布。

写完字,乐韵额心见汗,她只是抬手擦了擦,左右手各取了一支略粗一点的羊毫笔手,再次醮朱砂汁为墨,同时落笔写符箓字。

双手同时写字,速度相同,写出来的字亦一模一样,做到了神同步。

第二遍的符箓字体是以第一遍的符箓为底,像小孩子初学写大字描红那样的方式照着第一次写的符箓字体蓦写,因为第二支羊毫比第一支羊毫笔略粗,第二遍符箓字覆盖住了第一遍。

因为左右手同时工作,工作效率大大提高,蓦写一遍大约费了一刻钟多一点点的时间。

待小萝莉写完第二遍符箓字,华字和夏字变粗,原本笔画间的间隙也变窄。

而她,面色又白了一分。

放下笔,乐韵擦了一把汗,换换取两支更粗一点的羊毫笔,醮朱砂为墨,再次在第二遍写的符箓字上重复以描红的方式画符箓。

第三遍符箓刚写完,天空隐隐传出雷鸣声。

乐韵两耳不闻窗外事,再换笔蓦写第四遍,第四遍、第五遍……

当写完第六遍,第七遍刚落下第一笔,天空中“噼”的响起一声炸雷。

那一声炸雷声,声震全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