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120节(2 / 3)

加入书签

不光富庶之地, 连偏远的确也逐渐开始采用新?式肥料来灌溉,产量提高后, 缴纳进国?库的粮食自然更多了?,账面?上的数字终于瞧着增加了?。

隆庆帝再高兴不过, 如今国?库也没有余粮,一旦有什?么地方需要拨款,户部尚书哭穷哭的比天响,难免让人头疼不已。再能耐的大厨也做不出无米之炊,所以,能多一点算一点。

隆庆帝高兴之余,眼中?的余光又瞄到了?宋朗旭,不免就想起丰产司的账目来。

谢雪斋是个能干的,将各项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不说,另有收益交入内库之中?,看着那个数字,隆庆帝就能乐的合不拢嘴,深叹自己识人之明,寻到一位为?国?为?民还能力出众的能臣。

只是目前?,他遇到了?一桩难事?,不知道该派谁去处理,既要有能力,还要有权威,兼要他能放心。

既要又要还要是皇帝的特权,所以他丝毫不觉得自己要求太高。

宋朗旭正在专心整理文?书笔记,发觉御书房内寂然无声他也没停下手中?动作,先将笔记整理齐整后,这才转身立在一旁,等着隆庆帝发话?。

隆庆帝目视虚空,发了?一刻钟呆,这才想起什?么来,“宋爱卿,朝中?最近在争吵下派官员督管新?式织布机的事?情,你怎么看?”

宋朗旭早就发现,隆庆帝平时对臣子也分了?等级,普通臣子称为?卿,特别看重的称为?爱卿,以示心中?偏好。但他并不觉得混上这个称呼就能放松躺平,反而认认真?真?提出自己的意见:“诸位大臣的想法都好也有道理,一派人觉得应该派专人督管,专事?专办,一派人觉得前?程未定不应劳民伤财,由?当地长官兼任即可。”

“而依我来看,有句话?叫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何不两策并用呢?”

隆庆帝精神一振,“如何并用?”

“像江南这种土地丰茂,织造风行的地方,自然该由?朝廷派出专人监管,那里产业链成熟,已经成了?规模,专人专管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利用资源。而贫瘠之地,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当地长官熟悉情况,才能更好的发挥用处。”

说到这里,他做出轻松的表情:“说不定新?派去的官员,连当地方言都听不懂呢!这该怎么开展工作?”

隆庆帝被逗的一乐,忍俊不禁,不由?得回忆起旧事?,从前?有个偏远地区出来的二?甲进士,官话?学的不好,御前?对答时又结结巴巴,弄的隆庆帝硬是没听懂他说什?么的,只能干巴巴讲了?几句场面?话?,让人退下了?。

虽然逗乐,倒也不无道理,隆庆帝觉得此法可行,默默记下,又命宋朗旭将整理好的织布机厂建立要决多誊抄几分,到时候好发给临行官员。

这要决宋朗旭早就写过,图文?并茂数据详实?,需要留心的地方都一清二?楚,只要智商正常点的,按图索骥也能干好这趟公差。

宋朗旭应了?是之后,又重新?侧立一旁,等候召唤。

隆庆帝见着他不骄不躁的状态,心中?便有了?底。

侍奉的时辰过了?,宋朗旭跟过来的同僚交班之后,悄然离去,路上偶尔遇见刚进宫的诸位大人,也点头致意。

之前?跟何御史在门口吵了?一架,已经有人感叹过他牙尖嘴利,得势不饶人。等到棉丝案一过,众人才发现此人深藏不露,一出手就如雷霆,断无退路。

这样果决果断,难免让他们害怕,便忍不住在宋朗旭路过时,多看几眼。可是这些?日子宋朗旭御前?行走,举止有度不亢不卑,即使?是再怎么样也没有生气动怒,又挽回不少印象分。

宋朗旭压根不在乎这些?人想什?么,合则聚不合则散,本也是朋友之间相处的道理,强求不得。

他面?上带着笑意,脚步不慢的离开。

第二?日,朝堂上果然宣布了?最终结果,先派遣两位户部的官员去江南,专司机器改造之事?,令整个江南,都要遍布新?式织机,同时下令丰产司,研究提升棉花产量之法。

官员领命,各自忙碌。

宋朗旭不记得棉花提升产量之法,好像要什?么摘棉铃,防虫等等?又不敢贸然说出耽误了?师兄的研究方向,只好暗暗记下,打算先在自家的田里试试。

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去棉花地里忙活,又被宣进宫中?,隆庆帝瞧了?他好几次,这才悠悠把事?情说出来。

原来是制盐法的事?。

自从新?的制盐法被提炼总结后,隆庆帝思前?想后,派出一个心腹官员去了?砚州,亲自督查制作,意图改造。

当然,砚州也正是赵师兄赵辰之掌握的地域,依山傍水,靠近海岸线。

手握良策,又有地利,按理说应该早就研究出改良之法,但愣是举步维艰,难以成功。前?些?日子更是传出消息来,藏着制盐法的密室险些?被烧了?。

虽然其中?放着的秘法安然无恙,火漆密封俱在,但隆庆帝觉得誊抄一份秘法又不麻烦,万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