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穿成庶女的庶子 第129节(2 / 3)

加入书签

?知谢雪斋正?在认真看着堪舆图,同时侧脸小声跟宋朗旭商量着,品评其中的优劣。

其实每一个选择,都是各有优势和劣势的,没有十全十美的选择,只要放大优点接受缺点,什么样的选择都是好的。

谢雪斋商量了一会儿,终于说到:“依臣看,内陆地?区反而不?需要设置制盐厂,因为内陆本来就有矿盐和井盐,目前?能?够供应百姓日常所需,如?果?从沿海运送过去,反而是费工费力,折腾,不?如?把制盐厂都设在沿海,更省时省力。”

“海州这个位置不?错,但?是蔡州附近多山丘,陆运不?便?,还不?如?换到梅州,虽然距离远了些,但?是靠着大江,水运方便?。最后一个点设在金州,可以囊括到京城以及附近。”

这三个点连成一线,刚刚好。

饶是华大人也没有多余的话可说,谢雪斋已经把各种设想?都说了。

而刚才发话要拿堪舆图的老人也转过头来,侧头看他们,想?着,竟然跟他想?的一样!

他考虑这三个位置是纯然公?心,对方也是,吗?

谢雪斋可没想?那么多,他只考虑到最合适,根本没往别的方向想?,说完自己的提议后,退后几步等隆庆帝的回忆。

隆庆帝沉吟着:“这几个地?方都不?错,朕记下了,还有别的州城可以提议吗?”

剩余的城市优势不?大,要么规模太?小,要么运输不?便?,没有明显优势,很?快就被淘汰下去了。

最终,这三个州城被定下来,就是谢雪斋提议的地?方。

尽管心有不?甘,但?各派势力还是占了一些便?宜,总不?能?把所有好处都榨干吧!所以都很?满意。

宋朗旭也渐渐发觉,吃肉的同时要给对方留口汤,他们已经占了最大的功劳,别的让出去也无妨。

众人散后,宋朗旭一边走一边跟师兄使眼色,谢雪斋会意,两人正?要加快脚步凑到一块儿去时,遥遥的传来一声呼唤:“谢大人留步!”

谢雪斋回过头来,远远看到一老者?靠近,神色一凛,态度庄重的施礼说道:“老大人有何公?干?”

是刚才那个喊着要拿堪舆图的老者?,宋朗旭虽不?认识,但?也跟着师兄郑重施礼。

对方略略颔首后,这才说:“谢大人刚才在朝堂上,力成要害,直言上谏,不?愧于读书人本色啊。”

“哪里那里,不?过是说了应有之言,那算得?上什么上谏呢。”谢雪斋试探着问:“莫不?是老大人发现有什么疏漏之处?我一定改进!”

“那倒没有。”老大人带着几分高兴,又夸了谢雪斋几句,最终话题转到宋朗旭身上:“宋大人也是少年英才,常有奇招啊!”

宋朗旭谦虚道:“不?过是多听多学多看而已,总结了前?人的经验教训。”

“能?做到这三点,已经殊为不?易了。”老大人捋了捋自己花白的胡子,“朝廷有两位这样的英才,我们这些老头子也能?放心咯!哈哈!”

这位老大人来的匆忙,去得?也匆忙,夸完之后就扬长而去,徒留谢雪斋昂然直立。

等他走了,宋朗旭才道:“师兄,这是哪位啊?”听着好像很?德高望重的样子,他之前?没怎么听过呢?

“你没认出来?”谢雪斋敬茶,“那你刚才恭恭敬敬的是为了?”

“人家一把年纪的老人,就算是百姓我也该恭敬郑重些啊!”宋朗旭完全没懂尬刚才一番对话是为什么。

“傻人有傻福啊!”谢雪斋叹息道:“我还以为你认识他,也对,沐太?傅出京游历,长久未归,你从前?没见过,不?认识也属正?常。”

沐太?傅,这名字好像在哪儿听过似的?宋朗旭正?要开动脑筋回忆,谢雪斋已经直接公?布答案:“沐太?傅的确名不?虚传,品德出众,对就是对,错就是错,自家人的错误也不?放过,还有亲自过来跟我们说话,论起辈分,我们俩还差了两辈呢”

“等,等会儿,你说谁?沐太?傅?不?会是我想?的那位吧?”宋朗旭终于想?起来了,这不?是当初棉丝案,听说跟那位陶姓商人的后台吗?当初师兄还好心提醒他要多注意,结果?一通忙碌,他已经完全把这事忘到脑后了。

谢雪斋看出他已经忘的差不?多了,正?色道:“以后万不?可如?此,如?果?不?是碰到沐太?傅这样通情达理?,倒霉的就该是你了。”

“我记下了。”

谢雪斋继续说道:“沐太?傅应该查清了事情真相,知道不?是你的错,但?他毕竟是辈分高,总不?能?低下身段过来赔礼,所以稍稍透露出善意,就足够了。”

宋朗旭顺便?明了:“那以后,这事就算是彻底掀过去了?!”

“自然是过去了,以后说不?定,还有深交的机会呢。”谢雪斋说的意味深长。

第一百六十四章

后续事情暂时不需要宋朗旭操心, 他?特?意去请了几日假,打算好生休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