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节(2 / 3)

加入书签

卖公司拍个高价吗?

这男的怎么会想着卖个老吴呢?难道他就不怕老吴压价太狠,甚至黑掉他的画吗?

看样子,这幅董其昌的真迹有问题啊!

果不其然,当画卷展开到一半,一块又一块的黑斑露了出来,密密麻麻的,连画纸也皱了,看着异常触目惊心。

看到这一幕,盛兰这才明白过来。

原来这画被水泡过,画上的一大半山水都花掉了,变成了一块又一块的黑斑。

书画虽说不及瓷器那般重视完整度,但这么大面积的泡水脱墨,还是严重影响了这幅画的价值。

更要命的是,这幅画受损的部分,还有作者的落款和盖章。

众所周知,落款和盖章是书画作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要是缺了这部分,谁知道这幅作品是谁创作的?

就算鉴定师可以根据作品风格来判断这幅画出自董其昌之手,也会有人质疑这是后人模仿董其昌的笔法来画的。

一旦对创作者的身份产生争议,这幅画的价值还得再打骨折。

泡水加上落款、盖章全毁,可谓双重暴击。

要是画作不损,千万起跳,如今画被毁成这样,恐怕连十分之一的价格都没有。

难怪放着好好的拍卖公司不出手,偏要来聚财阁兜售,原来是一张残画啊!

老吴到底是老江湖,看到难得一见的董其昌真迹被毁成这样,眼里只闪过一瞬间的心疼,便又继续看下去。

细细看了大概十来分钟,老吴抬起头来,问:“这画,你真的要卖掉吗?”

中年男人重重点头,语气中充满焦急:“对,卖掉,现在出手能卖多少?”

老吴说:“董其昌的画作非同小可,我的好好评估一番。”

中年男人追问:“能预估到什么价位?”

老吴说:“这个我也不好说,董其昌的书画是古代艺术品的上乘之作,但价格波动巨大的,按照当前的市场行情,再扣掉画卷残损贬值,你这幅画预估价在六七十万左右。”

“六七十万?”中年男人惊得声音都尖锐了:“老板,这可是董其昌的真迹啊,我家代代相传的宝贝,怎么可能只有六七十万呢?你不会算错了吧?”

千万画作(1)

老吴幽幽叹了一声:“倘若这画完好无损,别说六七十万了,就是六七百万也别想拿下,问题是这画残损得太厉害了,连作者落款和印章都毁了,价值自然要大打折扣。”

“我知道这画被水泡了大半,肯定不能像其他董其昌的作品那样卖出天价,但老话说得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它再怎么残损,也是董其昌的真迹,怎么可能就值这点价呢?”

老吴摇了摇头:“从绘画风格来看,这的确是一张董其昌的真迹画作,但你也要明白,现在的收藏家并非人人都是鉴定师,我可以通过笔法来判断这是董其昌的作品,他们却不能,没有落款和印章,他们买回去跟别人展示的时候,怎么跟人说这是董其昌的真迹?何况,有钱人花高价买名画,收藏倒是其次,更多的是为了装逼,要是没有作者的落款盖章,这幅画的逼格在哪里?他们还会买吗?”

说穿了,现在大部分有钱人买古玩,就跟买奢侈品一样,重在突出一个逼格,没有品牌logo,谁买这烧钱玩意儿啊!

中年男人听了这话,愣是无可反驳。

盛兰忍不住问道:“大叔,你既知这是董其昌的画作,怎么会将这画弄成这样?”

中年男人苦笑道:“这画之所以变成这样,都怪我当时年幼不懂事,那时候金庸古龙的武侠剧正盛行,我看得痴痴入迷,老是幻想着成为一代大侠,有一回我放学回家,电视上正好播到某位男主角将水洒在山水画上,没一会儿这张画就变成了一张藏宝图,然后……”

盛兰跟着问:“然后你就将家里珍藏的这张画拿出来试验,将水洒在画上,希望能出现奇迹,结果奇迹没出现,画却毁了?”

中年男人点了点头:“没错,因为此事,我差点被我爸打死。”

盛兰嘴角直抽抽。

谁年轻的时候没干过几件蠢事。

只是这位大叔干的这件蠢事,付出的代价太大了。

这可是价值上千万的古画,他爸没把他这个败家子打死,真算他走运了!

中年男人一脸沮丧地看着老吴:“吴老板,这画是我的传家之宝,要不是家里急需用钱,我是不可能将它拿出来卖的,你多少再给我加点吧?六七十万真的太少了。”

老吴也很无奈:“我也想给你加,问题是你这画就值这么多,我能怎么给你加呢?你总不能要我做赔本的买卖吧?实话实说,这幅画我最多只能出到七十万,你要是愿意卖,咱们立刻签合同,然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要是不愿意,那我也没办法。”

中年男人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价差,叹了一口气,收起画卷便离开了。

老吴看着他快步离去,颇为无奈和叹息:“董其昌的书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