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节(2 / 3)

加入书签

代非常有名的毒物。”

盛兰凝眸注视着这块红色矿石晶体,喃喃自语:“红色?古代有名的毒药……”

她心念一动,脱口说:“难不成,这块是鹤顶红?”

赵老笑着点头:“没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鹤顶红,受很多影视剧、小说和戏曲的影响,很多人都以为鹤顶红是丹顶鹤头上的一抹鲜红,认为这是剧毒之物,可实际上丹顶鹤的丹顶是无毒,真正的鹤顶红不是丹顶,而是我手上拿的红信石。”

他将红信石递给盛兰观赏,继续说:“红信石又叫红砒,即红色的砒霜,化学名称和砒霜一样,都是三氧化二砷,可以说砒霜就是鹤顶红,鹤顶红就是砒霜,不同的是鹤顶红是天然矿物红信石,本身存在着杂质,所以颜色发红,而砒霜经过人工提纯,才呈现白色,换个说法理解,鹤顶红就是不纯的砒霜。”

李老跟着说:“鹤顶红是古代最有名的毒药之一,若是真的杯子能将红信石的毒性化解掉,那就足以证明它是通天犀的犀角。”

盛兰说:“那就取一些红信石的粉末放在杯子里,再把酒倒进去,是骡子是马,立刻见分晓。”

绝无仅有的国宝

当下,赵老找来一个木架子,将犀角奈何杯架起来,杯口朝上,角尖向下,然后将红信石磨出粉末,与黄酒一起倒入杯中,静置半个小时。

之后,赵老请来他的家庭医生,用最先进的毒理测试仪,检测杯中酒的毒性。

结果,得出来的结果让盛兰、赵老、李老等人大为吃惊。

这只犀角奈何杯,居然将红信石,也就是鹤顶红的毒性化得一干二净。

可能很多人都会疑惑,通天犀的犀角能够化解百毒,这毒被化解掉,不就证明这杯子是通天犀角做的,有什么好奇怪的。

是,通天犀的犀角能够解百毒,这是有明确记载的。

但这种解毒方式并非万能,只能用于应急性解毒,根本不能全盘化解。

古代解毒方式分为两种,一种是解毒,就是用药物慢慢化解,另一种则是应急性解毒。

其实,生活中不乏有能够解毒的东西,绿豆便是其中之一。

绿豆和犀角一样,在古代也被人们认为是能解百毒的。

现代医学也证明,绿豆含有绿豆蛋白、鞣酸、黄铜等成分,能够与重金属铅、汞等毒物能够发生结合反应生成沉淀物。

这种沉淀物一方面能够吸附和消耗重金属元素,同时也减少其在肠道里面的吸收,起到解毒的作用。

但这种方式并不能完全清除毒素,因为每一种毒药的毒理性质是不一样的,怎么可能逐一针对化解?

所以,绿豆的解毒之效,只能用于应急,而不能彻底化解。

同样的道理,犀角的解百毒之效,也和绿豆异曲同工,能够在受害者发生急性中毒时,与毒素结合在一起,延缓毒性的发作,为受害者争取宝贵的施救时间。

但想要彻底化解,还需要医生根据分析毒理性质,对症下药,慢慢化解。

盛兰等人原以为通天犀的犀角只能够延缓毒性发作,却没想到它居然将鹤顶红之毒给化掉了,实在大出预料之外。

李老迟疑道:“犀角只有延缓毒素发作时间,不具有化毒之效,怎么可能化解鹤顶红之毒,会不会是实验出了差错,要不再试一下?”

盛兰郑重点了点头:“再试试。”

于是,赵老又磨了些红信石的粉末进去,混着黄酒静置半个小时。

半个小时家庭医生一测,毒还是被化解掉了。

盛兰惊讶不已。

为了测出犀角杯的解毒能力究竟牛逼到什么地步,她又让赵老找人弄了些提纯过的毒物进来。

什么无硫砒霜、颠茄碱,秋水仙素,士的宁,以及安小鸟自杀用的苦杏仁。

结果又一次出乎意料,这些毒的毒素都被犀角杯给化解掉了。

李老眼珠子亮了又亮,声音颤抖不已:“太神奇了,太神奇了,国宝啊,这是绝无仅有的国宝啊!”

赵老叹说:“用价值连城来形容也不为过,什么斗彩鸡缸杯、永乐压手杯的,在它面前都成了足下泥,除了传说中的春秋二宝和镇国九鼎,我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比它更珍贵的了。”

亿万点点运气

盛兰也是惊叹不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通天犀不愧是传说中的灵犀神兽,难怪李商隐会拿它来比喻爱情,真是太妙了。”

“是啊,谁能想到传说中的灵犀竟然存在,还有这么不可思议的解毒能力,可见《山海经》并不是一本纯粹的神话典籍,而且最早的百科全书。”赵老叹息道。

“更难得的是,这只杯子历经千年而不朽不坏,颜色始终如一,不想其他犀角的杯子,时间一久就会慢慢氧化变色。”

李老好奇问:“小盛,这只杯子你是打哪儿弄来的?”

盛兰说:“是我从地摊上买来的,花了三千块。”

她当然不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