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节(1 / 2)

加入书签

想到被圣上养在外边的那个小杂种,太子的心如放在火上炙烤。

或许圣上早就有废了他的心思,宁栖迟才敢如此大放厥词,太子握紧手心,深知自己不能动手。

太子抬手挥了挥,暗卫一顿,接着将兵器收了起来。

“子念这话言重了。”太子脸上重新挂起儒雅的笑,“人总会犯错,孤也未曾酿成大祸,怎么就使你我之间生了嫌隙呢?”

宁栖迟顺着台阶下:“殿下明白就好。”

一番客套,仿佛适才的弩拔剑张是空穴来风,直到说天色已晚,宁栖迟才要辞去。

他一走,满屋的陈设让太子砸的稀烂。

谋士踢开滚到脚边的花瓶,道:“殿下,小侯爷并未将这些事报给圣上,您言太过。”

兔子急了也会咬人,太子威逼胁迫,已经触及了小侯爷的底线,即使宁栖迟趋于气势应了,也只会适得其反。

更何况,宁家小侯爷根本不惧。

太子将手掌的鲜血蹭在衣袖上,唇角的笑愈发森然。

他当然知道宁栖迟也许只是并不想站队而已,可他就是厌他高高在上的态度。

他不过是一个臣子。

谋士叹气,“如此,户部与宁家便算难了。”

定王还尚有办法补救,可若不能用太子的手凑成姜千珍和宁栖迟的婚事,那这两方怕是很难再有机会拉拢。

“孤如今确实对付不了他。”太子想起那日韩府马车落水,他救上来的女子,“那庆元如何说的?他与姜千珍尚还有情?”

谋士一顿,庆元早被他们暗中买通,小侯爷与姜千珍在回门之日私会是他亲眼所见,且举止亲密胜似一对有情人。

太子虽然怀疑宁栖迟可能对那姜予达成了什么共识来坏他的事,但并不认为宁栖迟不想娶姜千珍了。

他只是不想借他的路。

太子神色阴冷,“那孤便让他哪条路都走不通。”

李氏去年在府里酿了几坛子好酒,这是姜予从二公子那听来的,说若是谁能挖到,便赏给谁喝。

姜予便惊奇道:“那这侯府岂不是要让人给挖空了?”

宁悸笑道:“母亲说若是下了铲子挖不到,就要罚一个月的月钱。”

那便是利益与风险并存了。

姜予不禁感叹道:“二伯母怕是要赚的盆满钵满。”

宁悸忍不住笑了起来。

“不过母亲设了一道谜题。”他想了想,复述道:“四坐鱼台对半两处,冬也不来夏也不来,举头正见人间月明,低首下闻百花盛开。”

这谜让姜予冥思苦想了一会,实在是辩不明白,便想投机取巧,“小叔可知谜底?”

宁悸手指抵唇笑了笑,“嫂嫂这可为难我了。”

正说笑着,二夫人便唤他们两进去,早起姜予有些庶务上的事要请教她,便在屋外跟宁悸说了会话。

一瞧见他们一道进来,二夫人嘴角就抽了抽,狠狠的刮了宁悸一眼。

宁悸朝她没心没肺的笑笑。

李氏忍了忍,道:“坐吧。”

说起来,由于最近冬寒,周氏更不爱出门,屋子里常烧着炭火,病情也严重几分。

姜予为了不打扰她养病,几乎都不再向她请安,反而到李氏这来更勤,请教一二。

偏偏每次都能巧碰见宁悸,有时候月落见了,忍不住想这少夫人倒不像是侯夫人的儿媳,像是二夫人的儿媳了。

可这话她不敢说,而且她能瞧得出来,少夫人没有那个意思。而二公子,可能也只是觉得好玩,气气二夫人。

若是当真……月落不敢想下去。

说完正事,二夫人忽然提了一句,“对了,王家给你下帖子了?”

姜予答是。

事巧巧成双,最近王家大公子收拾了北边一群悍匪,给圣上献上了一张疆域图,被调回了京中入了禁军,一时间名声大起。

又碰上王家老太爷大寿,这次生辰宴王家大办,很是热闹。

李氏道:“此次,你将两个妹妹带去吧。”

姜予一惊,“二伯母?”

“我懒得去凑这个热闹。”李氏叹息,“但姑娘们不去也是不成的,李家几个姊妹同她们玩得好,也不必你太费心。”

这种筵席,姑娘们不能一直缺席,要熟悉京中族谱联系,往后才好维持世家昌盛。

而且,姑娘们也大了。

姜予听她这样说,应了下来。

李氏又想到,“说起来,你夫君这次也接了王家大郎的帖子,是否与你一同去啊?”

姜予不知道宁栖迟的事,顿了顿,不知怎么回答。

“罢了,我也知道。”李氏拜拜手,她瞧了一眼宁悸,揉着眉心说了句,“不过如今,你还是他的妻,明白么?”

出了李氏的院子,姜予都没琢磨明白李氏那句话。

直到王茵茵到了跟前,颇为惊讶的对她说:“这次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