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折青梅记 第72节(1 / 3)

加入书签

过了一会儿,贺令芳来到内殿,向太后行礼。

太后赐座,问:“是有何事?冒着这样的日头来见我?”

贺令芳俏脸通红,一边拿帕子拭着额上的汗一边道:“姑母,方才我收到六郎的来信,他叫我替他上孟家提亲去。我想着咱们贺家如今就姑母这一个长辈了,子侄的婚姻大事,自然是要来问过姑母的意见的。他催得急,所以我一收到信便来叨扰姑母了。”

太后沉吟,道:“难得他一片孝心,始终不忘当年他祖父为他定下的婚约。”

贺令芳接口道:“他呀,有时候就是一根筋。”

太后问她:“那孟家娘子虽是家世低了些,但毕竟于贺家有恩,嫁给六郎,哀家也不是不能答应,只是不知她为人如何?”

贺令芳道:“孟七娘性格温敦贞静恭顺,与六郎那没笼头野马完全是两类人。”

太后叹气道:“这也不知到底是什么缘分?也许人总是喜欢自己没有的品质?比如说貌丑的爱貌美的,愚笨的爱聪明的,这桀骜的,就爱温顺的。”

贺令芳笑道:“谁说不是呢?”

“哀家记得,你好像曾说这孟七娘不能生?”

贺令芳收敛笑容,娥眉微蹙道:“没请大夫给她诊断过,不能确定,但她与晏辞成婚三年无所出确是事实。如今六郎在兴头上,此事提都提不得,一提就拿不成婚不生子来威胁我。我觉着,不如先遂了他的心愿,先将孟七娘娶进门来,若真是她身子有问题不能生,就先慢慢调理,能调理好了最好,若是调理不好,再想别的法子。”

太后缓缓点头,道:“既如此,哀家就不给他们指婚了,不然万一以后出些什么状况,不好应对。这样吧,你明日把那孟七娘带来给哀家瞧瞧。”

贺令芳应了。

出了宫门之后,贺令芳面色便凝重起来。

按理说,太后就贺砺这一个嫡亲的侄儿,他要成亲,太后必会赐婚以示恩宠。

今日太后说不赐婚,是真的担忧孟七娘不能生,万一赐婚了将来不好和离或休弃,还是,姑侄之间产生了什么她不清楚的隔阂呢?

“去长兴坊孟府。”上车之后,她吩咐车夫。

孟家,因为参与绣嫁衣这项任务的人员一直保持在四五名左右,所以两个月不到,孟允棠的嫁衣就绣好了。

这天上午,孟以薇来到孟允棠房中,对孟允棠道:“阿姐,我下午想去西市采买些东西,你能帮我跟夫人打声招呼吗?”

“当然可以,正好嫁衣绣完了,我也没什么事,我与你一道去。你想买些什么?”孟允棠问。

孟以薇迟疑一瞬,道:“就买些针线,作画用的颜料。”

“那下午我们一道去逛逛。”孟允棠挽着她笑道。

孟以薇点了点头。

这时雪兰过来,说贺大娘子来了,夫人叫孟允棠去内堂见客。

第64章

孟允棠来到内堂, 见阿娘与贺令芳都满面红光的,好生不解,行过礼后便问道:“阿娘, 阿姐,何事这般高兴?”

贺令芳看着她笑道:“自然是喜事。”

孟允棠脸一红, 难忍急切地问道:“难不成,是临锋哥哥回来了?”

“他人倒是还未回来,但却派了手下千里传书给我,让我代他上你家来提亲,也不知是有多等不及。”

周氏闻言,掩唇而笑。

孟允棠羞得连脖子都红了, 再不好意思抬头看人。

贺令芳对周氏道:“六郎要成亲,总要告知太后一声,太后觉着他们两人分开这么多年, 最后还能走到一处, 也不容易, 想见一见彤娘。若是方便的话,明日早上我过来接彤娘, 一同进宫去拜见一下太后,然后咱们再商议提亲的事。”

周氏点头:“应该的。”

既要提亲, 需要准备的事情还多着,议定了明日带孟允棠进宫的事,贺令芳就匆匆离开了孟家。

孟允棠犯了愁,挽着周氏的胳膊道:“阿娘, 我有点怕。”

“不用怕, 咱们家是什么情况,你是什么情况, 太后必然是一早就了解的。她不反对这门亲事,那是贺六郎的本事。明日去了宫里,你只需规规矩矩地行礼,她让你做什么你依言去做,她若问你什么话,你也老实作答便是了。纵她不满意,也不会对你怎样,了不得便是不许贺大娘子来提亲,等贺六郎回京向他发难。既是贺六郎把你拉到这个位置上的,他自然有责任扶你坐稳了,如若不然,他想娶,我还不放心将你嫁给他。”周氏慢条斯理道。

孟允棠看她阿娘这傲娇样儿,忍不住噗嗤一笑,心中轻松了不少。

是啊,她家就这个样子,她也就这个样子,做自己就好了,让她在上位者面前装得多好多体面,她也装不来。

如此想着,用过午饭后她在周氏的参考下选好了明日进宫要穿的衣裳与要戴的首饰,就对周氏说想跟孟以薇去逛西市。

周氏答应了。

孟允棠要去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