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回到八零种辣椒[穿书] 第103节(2 / 3)

加入书签

,天天提心吊胆,看看油山西村五大三粗那几个人,孔振飞担心还不上钱,自己那天就见不到第二天的太阳了。为公家的事儿,太不值得了。现在用公家的东西抵了,自己可算松口气。

魏檗更不用说了,寸土寸金,字面意义上的寸土寸金!两年之后,她能什么都不干,躺着数钱。现在手头紧,先用这块地抵押贷款给老百姓发工资。魏檗琢磨,资金一回笼,得立马把银行贷款还上!

三个人都觉得自己捡了天大的便宜。

等魏檗带着钱回到油山西村的时候,于明忠又带来个好消息。市里打电话通知,年前毕锐让魏檗申请的那个国家资金支持的项目,项目资金下来了,已经到了市里!

于明忠告诉魏檗:“听那意思,市里什么时候拨还不确定……你去毕市长那里,汇报感谢(催促)一下。”

第112章

◎明目张胆◎

魏檗临去前, 于明忠特意找魏檗聊了一次。

山水镇上还从来没有人没收到过国家的项目款,但于明忠没吃过猪肉,见过猪跑。他出去开会、出差, 听到过其他县、镇的领导们聊过项目款项的事情。

四个字,雁过拔毛。

于明忠告诉魏檗,现在因为税收问题, 强干弱枝, 地方上的税款能自己用的很少。所以这类项目款下来后, 从省开始, 基本上会被“层层盘剥”。

于明忠说:“这已经成了默认的潜规则。隔壁县的政府大院翻新,就是用他们当地某个人申请的项目款。”

他看向魏檗, 问:“你懂我的意思吗?”

魏檗点点头,笑道:“懂, 到时候项目款下来给你修镇政府大院。”

“屁!”于明忠笑骂:“有你每年交税,我还用扣你这点钱?我是想告诉你, 到市里, 如果财政要截留,你别跟他们杠。”

“我懂。”魏檗说:“说白了,这种事情也是顶上默认的,通过项目款项,把一些税款再分配下去。公家的钱公家用,没什么。我跟市财政吵吵啥。”

“怕你眼里揉不得沙子。”

魏檗翻了个白眼,跟于明忠说:“我在你心里, 不至于这么傻吧?”

于明忠笑笑,没再说话。他可不觉得魏檗傻, 但他跟魏檗认识了这么久, 岂会不知道。魏檗看起来处事圆滑, 但实际上,内心非常有原则,一旦碰到她的底线,她才不会管你天王老子是哪根葱。他找魏檗聊这些事情,只不过想告诉魏檗,地方财政截留款项这件事情,只不过是当下政策的一种无奈变通,并不是触及底线的。

魏檗听了一耳朵于明忠的嘱咐。

转过天来,带了些油山西村的特产——腌辣椒咸菜和牛肉、猪肉、鸡肉的熟肴,装了几个大礼盒,到市里去找毕锐汇报工作(催项目款)。

第一天去,没有见到毕锐,只见到了毕锐的几个小秘书。小秘书冷声冷脸,跟魏檗说毕市长去外地开会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你走吧。

魏檗把带来的礼盒给秘书们每人一份。

临走的时候,秘书中便有人提点她:“毕市长明天下午在,你到时候可以过来。”

第二天下午再去,先前冷声冷脸的秘书们全都换了一幅样貌,不但热情招呼魏檗坐下,还给她泡了一杯茶。

“毕市长刚刚去开个小会,临走的时候交代,如果魏总来了,先在这里等一会儿。”

“您客气。”魏檗接过茶,点点头。

小秘书们前倨后恭,找着话题跟魏檗聊天。魏檗有一搭无一搭,客客气气,礼节上挑不出毛病,不过态度疏离而又冷淡。

坐了片刻,毕锐回来了,特意到秘书们的办公室安排了个小工作,临走的时候对魏檗点点头。

魏檗会意,毕锐走了片刻,便起身前往毕锐办公室。

虽然魏檗没有和毕锐“走动”,但经历过油山西村接待袁起的事情,毕锐后来反复琢磨,把当时每个人,每句话,心里揣摩过八百遍,越发肯定了魏檗和袁起的关系不一般。

既如此,毕锐认为自己和袁起的关系也不一样,大家都是一条船上的人。袁起心里已经把魏檗当做自己人。

自己人,便不必聊官面上的话。

毕锐见魏檗进来,单刀直入,笑道:“你是来问项目款的吧?”

魏檗点点头。

毕锐说:“国家支持农业项目资金三百万,已经从省财政拨到市财政了。”

三百万?

魏檗眉心一跳,来了。她申报的时候,政策明明白白写的是五百万!

“三百?”魏檗心道,省财政真狠,一出手扣了近一半。

她哪里知道,省财政只截留了她八十万,全省所有的项目加起来,一共截留了三百万。

大头,都在……

毕锐笼统的说:“省里两百万,我替你做主给了,你不会有意见吧。”

魏檗心里骂,你给都给了,我还能如何。干笑道:“没有意见。按我的意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