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明月应照我 第131节(2 / 3)

加入书签

做生意的市井小子。

药童眼睁睁望着他拎药离开的背影,两眼望天,他一向伶俐的脑子难得迟钝了一会,刚才药方上的药材和用量,竟都忘了个差不多了,越想越觉得模糊。

谢慈钻进马车里,打了火折子,将方子点燃。

火舌卷着宣纸成了灰炭,谢慈用手指一撩帘子,灰烬就那么顺着风刮向了四面八方。

谢慈做事向来缜密,方子一直捏在手里烧到最后,宁可燎伤了手指,也不肯留下只字片语的痕迹,确保方子已烧得干干净净,才搓着手指,散了手中的灰烬,放下帘子,冷漠的一张脸像是藏回了黑暗中,透着不动声色的阴沉。

芙蕖还沉睡在府中不知今夕何夕。

吉照听从主子爷的吩咐,在一旁的卧炉中洒入了半盒的安眠香,她手下不是没有犹豫,竹安看着直抽嘴角,说:“用这么大的量,不会让人睡着死掉吧。”

吉照拨匀了香,很认真地问道:“主子会让姑娘伤着身体吗?”

竹安也拿不出准话,道:“主子的心思,以往从来不在那些女儿家的身上。”她说起了一件久远的往事:“当年主子刚到燕京时,从扬州带了两个姐妹,都是人中翘楚,可惜其中一个起了歪心思,夜里奉了酒,肖想那些逾矩的事情,翌日那人便没了下落,谁也不敢多打听。主子表面上待下人和善,从未有过打杀,但若就此认为他可欺,那就大大的错了……漫天漫地,也就这一位是例外了。”

说着,吉照点燃了香。

安神香的药力不是开玩笑,她们不敢在屋子里多呆,掩上门急忙退了出去,站在外面廊下守着,也不敢离远了。

吉照默默地不说话。

竹安娓娓道:“说起主子爷的心思,难猜的时候是真难猜,可有些时候,却又像清水里的卵石一样,一眼就能看到底,如果最后能求个圆满就好了。”

吉照终于开口了:“能罢。”

竹安偏头去看她:“能吗?”

吉照却准说:“能。”

谢慈拎着几副草药从外踏进来,远远地望了一眼她们的方向,又折出去拐进了另一处院子里,起了炉子煎药,不肯假手于仆从。

统共六贴药全放进了一个药炉里煎,熬了浓浓的一炉,将外面买的梅子全浸到了药里。

都是没有腌制的生梅,慢火在药里熬了将近三个时辰,都捞出在竹笼里,沥干了水分,又上火烘干,最后又起锅熬糖,将梅子腌进了糖中。

梅子先泡了药再腌糖,大概能藏住其中的药味了。

等腌成糖梅还需几日。

谢慈将药渣倒在了外面的墙根下,立刻有属下着手往地里埋深了。

三个时辰,卧室的门一开,安神香独有的味道真个屋子都盛不下了,溢散到了院子里。

谢慈站在外面等味道散的差不多了,才抬腿迈进去,床榻上,芙蕖在安神香的催使下,睡得正沉,双颊都难得显出了轻微的血色,衬得像是桃花生两靥。

谢慈将被子稍微拉下了一些,探了探她的颈子,果然有些低热,许是伤口的缘故。

谢慈在床前坐下了,外面人没有哪个不长眼的敢在这时候进门打扰。

谢慈盯着地板上日影逐渐西斜,又是一日尽了。

天黑了也不点灯,芙蕖一日三顿的药照常送来,已经积了两顿在案上,入了夜里,芙蕖身上越发的烫了起来。药不能不服。

谢慈端了药到门口,叫吉照上炉子再温一回。

药再端回来时,谢慈捏着芙蕖的下颌,撬开了她紧闭的双唇,极有耐心地一点一点喂了进去。

吉照出门前回了一下头,正见他们缠绵缱绻的这一幕,她不敢多看,低头出门,在冷风中拍散了脸上的温度。

一碗药喂了一刻钟,半滴也未洒。

芙蕖也未醒。

谢慈将她放回到床上,搭好了被子,背过身去,看着天光将暗,开口独自念道:“你是个有主意的人,纵使我为你安排得再周全,也都是白搭,你也不肯听我的。十三年了,我大抵是活不成了,你以后……”他话音顿了半天,渐渐的又隐没在了寂静中。

他没有资格再过问她的以后了。

芙蕖在足量安神香的作用了,睡满了两天两夜才醒。因为睡得太多,醒来的时候,脑子也是昏沉的,睁着眼睛一动不动躺了很久,脑袋才恢复了正常的思考。

身上的伤口在睡着的时候,悄悄结了痂。

芙蕖不必问时间,她的身体便已经告诉她不对劲。

这一场昏睡绝对是刻意的。

芙蕖转头望向房间里的卧炉,想要去看看里面有没有猫腻,正撑着身体想要爬起来,手下好像压到什么东西,那玩意儿还会动,硌手。

芙蕖看向另一侧。

是刚睁眼的谢慈。

他们又睡到了同一张床上。

谢慈问了句:“醒了?”

芙蕖也不打算自己去看了,直接问道:“是你干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