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明月应照我 第135节(2 / 2)

加入书签

刻。

她却是真的想起了这一招。

可见人这种东西是没有底线的,逼到急了,什么都能做得出来。

——“扬州没什么好玩的,美色倒是一绝,扬州的女儿生的好,他们都喜欢到这里来寻欢作乐。你在街上遇到那些肥头大耳的臭男人躲远点,也别打扮的太漂亮……你还记得你家在哪吗?”

少年人的声线还有几分明快。

是谁?

芙蕖头痛欲裂,眼前的迷雾逐渐散开,集市上嘈杂灌进耳朵,她一愣,竟是回到了扬州。

扬州十余年如一日的繁华多情。

但故人却不相同。

芙蕖眼睛一合一开,看到了街上两个混在人群里的身影。

一男一女,一高一矮,一前一后。

芙蕖只一眼就认出,那是十五岁时的谢慈。

身后跟着八岁的小芙蕖。

方才那一串又长又黏糊的唠叨,就是出自谢慈之口。

他难得有如此多话的时候,芙蕖记得久远前的这一天。

谢府别院里没了盛气凌人的谢贵妃,谢老侯爷也往燕京去了,扬州只剩谢慈一个少年当家。

说是当家,其实一点也不像个主子,谢慈在自己家里简直形同囚犯,说的每一句话、走的每一步路都有谢老侯爷的心腹盯着,将来也会一字不落的传进谢老侯爷的耳朵里。

那日,谢慈拍醒了正在无聊睡觉的芙蕖,说要去外祖家逛一逛,让芙蕖随身跟着。

那时的谢慈是不被允许擅自出府的,忤逆父亲命令的惩罚很严重,但那是他头一次,把反骨抬到了明面上。他既坚持,院里的下人无人敢拦。

芙蕖自从进了那座院子,两年了,再也没见过外面的光景。

谢慈带着她,缓缓走在街上,问她记不记得家在哪里?

芙蕖听见了小时候的自己黯然回答:“不记得了。”

她在说谎。

谢慈却当了真,只见他脚步一顿,转而又问道:“你原本叫什么名字?”

芙蕖依然摇头。

谢慈在人来人往的街上停了老半天,才叹了口气,开口道:“你知道观音山在哪里吗?”

芙蕖一问三不知。

她原本落后谢慈一步。

谢慈忽地回身拉了她一下,让她并肩站在身边,手指着一个方向,说:“就这条街,顺着一直走,到了开阔的地方,你往东看,就能见着山影,以你的脚程半日就能到。观音山上有做摘星寺,住持慈悲,寺中收留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小孩,都和你一般大小。”

芙蕖懵懵的“哦”了一声,再没说别的话。

谢慈掏了口袋,摸了几块碎银子,在旁边的一家珠宝铺子里,随意挑了一只堆叠的花里胡哨的金簪,插在了芙蕖的头上。

小芙蕖抬手摸了摸,说了句:“不好看。”

却没摘下来。

谢慈低头端详着她那漂亮又冰冷的面孔,说:“以后等你长大,会有人送你好看的。”

八岁的芙蕖脸上属实没有多少表情,她虽不爱哭,但也不会常常笑,面上端着一副冷若冰霜的模样,令人总觉得她心里埋着什么事儿。

那说那时候的芙蕖是不是预知到了什么,她问:“以后,等你送我更好看的。”

谢慈后槽牙一紧,说:“我只会送你更丑的。”

芙蕖当下道:“那我以后不嫌你送的丑了。”

谢慈用手在她的头上轻轻摸了一下,那是个刻意的、很亲昵的动作。

他垂着眼,点了点头,说:“好,那你在这等我,我去给你买更好看的。”

说罢,也不等芙蕖答应,转身就走。

走的很急。

衣摆撩动的弧度出卖了他并不安定的心。

谢慈走出了几步,停住,回头,遥遥地见芙蕖当真听话的站在原地等他,于是微微一点头,再离开时候脚下坚定,一眼也不曾留恋。

忽梦少年事。

无言泪双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