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高门庶女的生存指南 第115节(2 / 3)

加入书签

唤来外面的殿卫,再抽走他身侧所佩戴的仪刀:“我性子易燥怒, 为此死过不少人, 登极以来,为做君主表率,已多年不碰刀, 只握些文笔了事。”

他缓慢挥动着刀刃, 手腕转动, 似在试这把刀用来杀人, 称手与否:“可是你们这些人偏偏要把我当成是什么良善之辈。”

郑彧连忙接话:“陛下这是何言,我们一直都很敬重陛下有仁爱之心。”

王宣也心中无数,看向林业绥,只是男子置之不理。

“何言?”李璋怒视过去,语气愈发激烈,似乎已裹挟着这位帝王无尽的血泪,“西南匪患刚起时,你和谢贤共同向我奏报请缨,要三郡守军御敌,我允了,半载时间,两万人都解决不了区区几千人,还隐瞒军情。”

“又是你们!”

最后四字,皇帝用尽全部气力怒喝出来。

随后,吞下所有气血,无奈道:“又是你们在我面前作保,要我再给你们侄儿,你们子弟一些时日,我又允了,宽限他们到雪融之日,可结果”

李璋仰头合眼,手中刀尖落在殿中所铺的地板上,深吸一口气后,怒目圆睁,怒吼:“巴、蜀两郡都已被人夺走了!守军没有丝毫反抗,将领逃走,为了隐瞒军情,竟还敢追杀张衣朴!倘若不是有人救下了他,是不是还准备把建邺城也拱手相让!”

丢失城池,乃守成之君的莫大耻辱,自开朝以来,从未有过此事,可却在他这里发生了。

一把怒火烧毁了所有,指使着帝王挥刀向人砍去。

就近的郑氏子弟连忙冲上前去帮郑彧挡刀,一抹鲜血从他脖颈处涌出,闷响倒地,一条命就这么没了。

郑彧杀不成,愈发增加李璋胸口的悸痛,一抽一抽的,使得他身子猛晃,以沾染了血的刀尖抵在地上,勉强稳住了身形不倒,内侍想要上前搀扶,也被斥退。

其余官员皆屏息不敢作声。

紧接着,李璋再挥刀,这次是谢贤的门生上来挡了,刀刃所带出的血迹也洒在旁边的男子脸上。

林业绥眨眼,黑眸更冷了几分,真是腥。

只是这人没死,无疑成为李璋发泄怒火的靶子。

血迹沾染到官袍上,林业绥仍一动不动,看着谢贤的这个门生被一刀刀的砍下,最后闷声倒地。

皇帝在殿内要杀臣子,还是三省大官,内侍急忙跪地,死死抱住李璋的腿,其余官员也接连跪地恳求。

只有林业绥、王宣、谢贤三人仍还站着。

便连郑彧都抵不住天子之怒,伏倒在地。

李璋扫过殿中的人,视线落在其中一人身上,而后踢开内侍,扔掉手中的剑,抓着胸口,呕出一口血来后,昏倒在地。

内侍和殿卫急忙将人抬到侧殿,又去请来医工诊治。

百官等在殿内。

没一会儿,舍人赶来这里焦急禀告:“各地官员、附属国和羁縻府州的人都已进宫来了,要朝贺陛下。”

谢贤、郑彧满心系在侧殿,王宣也不打算管这些政事。

林业绥只好走上前去处理,哪怕脸上与浑身都是血,仍面不改色的淡定嘱咐:“马上带上人去将他们拦在中书省官署,便说谢司徒仍未朝贺完,奉命带他们去值房作短暂歇息。”

随后他抬目,冷言:“殿内发生的事谁传到殿外,割舌刺目。”

舍人称喏,随即离开。

没多久,皇帝也醒了,遣散官员离开,唯独留下一人。

内侍上前道:“陛下要见林仆射。”

林业绥只好又去了侧殿,只见即将年过半百的皇帝躺在床上,发间窜出了几缕白发,胸口起伏极不正常。

胸痹之症加重的李璋艰难吐息:“张衣朴是你救下的吧。”

林业绥眸光微闪,缓缓吐出一字:“是。”

连失两座城池,是对帝王的羞辱,无论对内功绩有多大,只要丢了城池,莫不是被后世辱骂。

对他的戒心,在皇帝心中,早已不是最重要的。

皇帝要杀人,所气的也并非只有丢失城池一事,而是心中对三族的恨意又重新烧了起来。

这次,是他要拉皇帝入局。

“不愧是林从安,算尽天下事。”心中装满了西南军情的李璋自是生不起气来,反还赞赏了句,后又无奈笑了两声,“真是可惜,刚刚没能杀了他们,郑彧也就罢了,毕竟是他族内子弟,倒是没想到谢贤那些门生的忠义。”

林业绥看着还在感叹不能杀死人的皇帝,半垂眼皮,将淡淡笑意敛在眸中:“陛下若真杀了他们,天下世族将会对您群起攻之,陛下可以定罪诛杀,却绝不能在未定罪前杀,届时无论有罪与否,世族都会认为是您容不下他们,惶恐之下,滋生动乱。”

“那就定罪。”李璋几乎是咬牙说出这一句话,往日三族凌驾皇权,子弟皆争气,守江山无虞便罢了,可今日皆是粪土之墙,“西南三郡那边你来处理,等雪化了,便重新从其他郡调兵,让王烹过去领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