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贺新朝 第38节(2 / 3)

加入书签

二人这才离了主院。

沈家二老打扮隆重正襟危坐着,纪榛上了马,主动坐到最里侧去,待沈雁清坐定,一行人直往宫墙。

因沈雁清站对了党派,近日又升了官,沈家的声望一时水涨船高,沈母虽无诰命,也得以前往宫宴。沈雁清仕途一片大好,她由衷地开怀,难得的多话。

沈父与她交谈,沈雁清亦偶尔应承两句,唯纪榛沉默地端坐,仿若与他们只是顺道搭个伙。按理说,此行纪榛不可一同前往,他也不愿在纪家落败后现身于人前遭人非议,但沈雁清表了态要带他同行,他拒绝不得也就不想多加争执。

纪榛并不听沈家人在说什么,只绞着自己的手指玩,有些犯迷糊。

马车一个颠簸,他身子往沈雁清的方向倾倒,沈雁清手方抬起要接住他,他却先一步地攀住窗框,只堪堪地挨了下沈雁清的肩膀便坐稳了。

沈雁清的手落在半空中,一顿,若无其事地落下。

沈家父母自然也瞧见了这一画面,有些诧异地对视一眼。

纪榛浑然不知自己的举动掀起的小小风浪,又规规矩矩地坐好。他如此知礼晓事,总爱斥他不成方圆的沈雁清该觉欣慰,却无故心生烦躁。

但父母在前,沈雁清仍是不露声色的,只半握起了空落落的掌心。

一个多时辰后,四人在内监的领路下进了祈年殿。殿中官员正热络地相互问候,沈家父子一出现,亦有不少同僚与之交谈。

沈母去了女眷区,纪榛跟在沈雁清身旁。他如今身份特殊,就算是不言不语也引来许多打量的目光,当着沈家父子的面,官员倒还算客客气气。纪榛环顾一圈,再不见护他周全的父兄,只觉芒刺在背。

入座后,纪榛也没有心思享用食桌上的小点,只半垂着脑袋静默。紧握的右手忽然被慢慢掰开了,一块松软的桂花糯米糕落在他的掌心。

他顺着玉骨往上瞧,沈雁清轻声说:“怎的不吃?”

上一回在南苑时嘴巴就没歇过,这次倒如此清闲了。

纪榛抿了抿唇,闻着香软的糕点,不由自主地望向前座——纪家的位置已经易主。

他眼睛一酸,唯恐在这么多人面前失态,抓了糯米糕就塞进嘴里,胡乱咀嚼着。

沈雁清把热茶推到他面前,似无奈道:“无人跟你抢。”

纪榛不说话,一个劲地吃东西,仿若如此就能将心中悲痛一并咽进肚子里。

不多时,便有同僚唤沈雁清到旁议事。沈雁清嘱咐道:“在此候着,哪儿都不要去。”

在这宫宴里,纪榛分不清谁是敌是友,只能似浮萍一般依靠着沈雁清。听闻此言,惶恐地眨了眨眼,想让沈雁清留下,可最终还是没有开口挽留。

他安静地坐在位置上吃着香甜糕点,自知今时不同往日,并未去招惹旁人。

可与他有过几次龃龉的礼部侍郎之子张镇见他落了单,又免不得上前讥笑一番。

“纪榛,你一个罪臣家眷,不被判刑已是万幸,不好好做你的沈家娇娘,跑来宫宴做什么?”宴会未开始,张镇已饮了几杯酒,与臭味相投的友人挨着。

纪榛不搭理小人得志的张镇。

张镇嘿嘿笑道:“你不是最能说会道吗,现在成哑巴了?”

纪榛看着对方,仍不开口。

“瞧瞧,瞧瞧!这眼睛瞪的,没了纪家,”张镇伸出小尾指,满脸不屑,“你纪榛就是个”

脆亮的女声打断张镇的恶语,“久闻礼部侍郎之子狗嘴吐不出象牙,我还以为只是风言风语,今日一听,原是真的。”

张镇气得转头,正想怒骂,却见来人是王铃枝和陆尘,“你们”

陆尘上前,温和的语气隐含犀利,“张公子,此乃宫宴,天子眼下,望你谨言慎行。”

张镇最是欺软怕硬之人,脸色微变,狠狠地瞪了纪榛一眼甩袖离开。

王铃枝三两步走到纪榛面前,还未开口安慰,纪榛先起身微微一笑,仿佛方才并未发生什么不快之事,“多谢王姑娘。”

“你”王铃枝还记南苑之时鲜灵生动的纪榛,短短半载,变化竟如此之大。她颔首,“无需客气。”

纪榛还想与之交谈,却见沈雁清不知何时已经站到几步之外。

不知方才对方瞧见了多少,听见了多少。

王铃枝因郊外一事不大待见沈雁清,一见到人便与陆尘离去。

沈雁清和纪榛重新落座。

纪榛半句不跟沈雁清提及张镇之事,无事可做,又开始吃糕点,噎着了也不肯停下。

周遭一片热闹寒暄声,沈雁清凝望着纪榛白洁的侧脸,等了许久,等不来纪榛的诉苦,终是忍不住问:“为何不反驳?”

纪榛吞咽的动作一顿,原来沈雁清都看见了。

他就着热茶把黏糊糊的绿豆糕吃进去,抬眸看着沈雁清,总是清亮的眼瞳蒙了一层灰般,轻声地说:“我不想再出风头了。”

往事如风刮来。

紫云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