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1页(1 / 2)

加入书签

“也不一定,”奚白璋说:“可能只是裴望与谢芩勾结,而裴沅瑾不知情呢?”

安俊良道:“我知你这些年跟裴沅瑾关系要好,很难怀疑他,但事实是,现在许多证据都指向他。”

“去年在家畏罪自杀的杨佥事,你可还记得?”安俊良继续道:“大人昨日在街上遇到杨佥事之女,其女告知,杨佥事并非畏罪自杀,而是受人要挟。”

“什么要挟?”

安俊良看向裴沅祯。

裴沅祯缓缓开口:“杨佥事能有今天,全靠裴彦提拔。当年杨佥事入京赶考拜在裴彦门下,但科考时身子不适出了点岔子。后来裴彦动手脚将旁人的考卷代替了杨佥事,他这才得以顺利入仕。”

“科举舞弊,轻则杖刑除名,重则发配边疆一生起复无望。这事杨佥事瞒了多年,却不想被人得知,以此要挟他做了不少事。”

奚白璋震惊:“这么一来,许多事就说得通了。杨佥事是裴公的心腹,却帮着他人做事,原来是受人要挟。他死前留书,言辞间满满对裴公愧疚,原是这般。”

“只是”他茫然问:“如此隐秘且藏了多年的消息,怎么就被人得知了?”

安俊良笑了笑:“有个地方打探消息最是便捷,任你掩藏多年,上至亘古,下至今朝,皆能打探。”

“哪里?”

“青楼。”

此话一出,书房内死寂了会。

“所以”奚白璋问安俊良:“你怀疑是裴沅瑾做的?”

他又看向裴沅祯:“你呢?也这么怀疑?”

裴沅祯没说话。

安俊良道:“还记得何戟吗?他堂堂朝廷四品高官,怎么会跟何氏一个无权无势的妇人勾结?但他有把柄在何氏手上,所以才不得不听命于她。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仅仅岱梁的事就牵扯了朝廷半数官员,难道说这些官员都在勾结裴望与何氏?他们图什么?”

“定是他们有把柄在裴望手上,所以才不得不为他做事。”

安俊良继续分析:“但以裴望的手段,又岂能轻易得到这些人的把柄?自然是有人将朝堂官员们的把柄源源不断地送给他。”

“又或者,裴望只是个听命办事的人,并非最终谋划之人。”

“这么说,也只能怀疑裴沅瑾了。”奚白璋说:“天底下开青楼最多的就是他。”

“难怪我们在岱梁时,许多消息总是迟一步。我们要见什么人,要做什么事,对方猜得清清楚楚。”

“这个裴老三,藏得可不深啊。”少顷,他问裴沅祯:“你打算如何处置他?”

京郊湖畔画舫上, 歌舞喧耳。

谢芩质朴青袍、戴斗笠,等在岸边。

过了会,一隻小船行来, 船夫问:“客官买鱼吗?”

“青鱼三斤二两六钱, 少一钱不要,多一钱也不要。”

“好嘞,客官请上船。”

小船朝着画舫而去, 到了地方,唱喏一声:“买鱼的贵客到。”

一个护卫过来, 将人领上画舫。

谢芩压低斗笠, 穿过舞姬们,踩着长绒银花地毯而入。

少顷,停在降色纱幔前。

纱幔内隐约坐着一人,他摇了摇警铃, 顿时,室内的舞姬们退出去。

“你倒好雅兴!”

谢芩冷笑了下,掀帘入内。

那人缓缓倒茶:“风声正紧,你见我有何事?”

“裴胜的一双儿女被裴沅祯带走了。”

那人手一顿, 随即将茶放在他面前。

“那又如何?他们见过你的脸,顶多只是把你招供出来,但你在裴沅祯那已经不是秘密, 还怕什么?”

“你恐怕不知道, 裴沅祯一直在找杜梁志的另一半帐本。”

那人停下。

“当初我刺杀杜梁志时, 他透露帐本在裴胜那。”

“你是说裴胜把帐本交给了他一双儿女?”

“正是, 不然我为何要从裴沅祯手中劫走他们?”

“你如何得知?”

“裴胜老奸巨猾, 他儿子却并不聪明,诈一诈便知。只不过小兔崽子也清楚那帐本是保命的东西, 如何也不肯说藏在哪。现在他们落在裴沅祯手中,若是裴沅祯得到帐本,那你我这些年谋划恐怕要前功尽弃了。”

默了默,那人问:“所以,你想从裴沅祯手中夺人?”

“夺人多费劲?你我联手,杀人。”谢芩说:“只有人死了,帐本就变成了永不能见天日的秘密。”

七月中旬,天气越发热起来,裴沅祯跟沈栀栀的婚期也渐近。

除了首饰,沈栀栀还得做一批衣裳,纤衣阁的绣娘这些日忙得不可开交。

这日,沈栀栀在纤衣阁挑选花色布料,没多久,时菊进来说裴沅祯在楼下等着了。

沈栀栀探头从窗户望下去,门口果真停了裴沅祯的马车。

她问:“他何时来的?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